欢迎您来到【贵州新征程培训中心】官网!专注党性教育-红色培训-业务教育-红色研学-乡村振兴!
新闻中心
遵义地名源流考
2024-04-11 14:30:09

遵义地名源流考

发表时间:2023-11-28 10:31作者:彭雪开


遵义地名源流考

彭雪开

转载于:地名传播


关键词:鳖国;鄨县;播州;遵义;地名源流

遵义境域,夏商周属《禹贡》“九州”梁州之域。春秋时为牂牁国旁邑小君长国鳖国之地。战国时属夜郎国东北小君长国鳖国、鮙国地。秦“以鳖国地改置鄨县”,隶巴郡。秦末大乱,部族君长国复立为鳖国。


鳖,甲骨文中有鼈字字样,字形繁复,学者疑为鳖。古文中鳖、鼈、蟞,音义皆同。鳖,学名甲鱼,俗称团鱼,以营养丰富味美而著称。《易·说卦》:“(離)为鳖。”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:“数罟不入洿池,鱼鳖不可胜食也。”《荀子·修身》:“故跬步而不休,跛鳖千里。”皆释为此义。

春秋时在今贵州遵义一带,有一土著部族,因族居地附近河中(今乌江)多鳖鱼,族人善捕食鳖鱼称名,后以此为图腾,立为“鳖国”。战国因之。这一时期,另有一土著部族,以鮙(鱼类,学名不知)为图腾,立鮙国,与鳖国毗邻而族居。

鳖国境域先属巴国(治于枳,今重庆涪陵区)。春秋时,巴人占有今渝东地区盐泉(今重庆市巫溪一带盐泉)而渐强,引起楚、秦两国垂慕而相争。《左传·文公十六年》载:楚庄王三年(前611年),巴、楚、秦联合灭庸国,巴人分得鱼邑(今重庆市奉节)。之后楚强与巴争战200余年,楚终得巴国盐泉之地。巴国势衰,国都从枳(今涪陵城区),迁徙江州(今重庆市区),后又受楚威迫迁都于嘉陵江上游阆中(今四川省阆中市)。《史记·秦本纪》载:“楚威王时,使将军庄蹻将兵循江上;略巴、(蜀)黔中以西。”楚置黔中郡,而黔中郡以西,有盐泉之盐行销南中之集散地——鳖邑,其时皆属楚地。

鄨县,当为楚国所设置。

其一,楚国在楚武王(?-前690年)时创立县制。据《左传·庄公十八年》载:“迁权于那处。”即楚武王三年(前738年),灭权国为县,史称春秋第一县;并将权国贵族迁至那处,今湖北荆门县东南有那口城,即此。据有关学者考证,春秋时楚国拓疆启土,灭国40多个,皆置为县。楚实行灭国不绝祀的政策,楚灭其国后,为他们在另处筑城族居,授之田宅,保留其宗庙,让其祭祀!楚在战国中末之交灭鳖国置鄨县,当是沿袭春秋之制。因扩建鳖国城邑为县邑,故改称鄨县。古文中鳖与鄨互通。

其二,楚置鄨县有鳖令(鳖令)。有贵州学者根据史书、方志和相关文献所载,以及口碑材料、出土文物,结合今山之位置特征、水之流向,确定鳖地置县始于楚宣王九年(前361年),废于齐中心元年(501年),前后存续862年。并确指鄨邑位于今遵义市正安县扬兴场及周边地域,不狼山为正安县九龙山,鄨水即正安、道真二县界河之三江,鄨之犍山为桐梓县蒙山。

我们认为:约在楚宣王(?-前340年)时,楚置黔中郡时已灭鳖国置鳖邑。楚威王时期(?-前329年),楚于鳖邑为中心置鄨县。至于何年置鄨县,需进一步考证。据《汉书·地理志》《华阳国志·南中志》《水经注·延江水》等载,汉有鄨县、鄨水、犍山、不狼山之载,大致在今遵义市及周边地区。其时,鄨县辖境应包括今遵义市红花岗区(原遵义县)、桐梓、正安等县地。《华阳国志·蜀志》:“犍为郡:孝武(帝)建元六年(前135年)置,时治鄨。”学术界多认同:鄨县故城,在今遵义市绥阳县城偏北20公里的旺草镇。当然,鄨县县治位于何处?还可依据有价值的文献资料及出土文物,进一步去确证。




秦沿袭楚制置鄨县,属黔中郡(亦云属巴郡)。西汉建元六年(前135年),唐蒙出使夜郎,夜郎侯多同听约置为犍为郡,鄨、符二县属之,郡治初治鄨县(原遵义县西)。元光五年(前130年),郡治迁南广县(今四川省筠连县,亦云在云南省盐津附近)。

西汉元鼎六年(前111年),朝廷平叛南越,且兰君惧路途辽远,不服朝廷调遣而反叛被灭国,夜郎君臣服,置牂牁(牂柯、牂牱)郡,郡治且兰原国都故且兰(今贵州省黄平县旧州镇),鄨县属之,县治原址。

东汉、三国因之。晋永嘉五年(311年),析牂柯郡为牂柯、夜郎、平夷3郡,鄨县属平夷郡。东晋咸安元年(371年),改平夷郡为平蛮郡。鄨县随属,南朝梁废。

隋开皇初年,以乌江北岸置牂柯县,鄨县部分地属之,县治今贵州黄平县西北(今黄平县旧州镇),亦为牂柯郡与牂州治所。唐武德三年(620年)改牂柯县为建安县,治今贵州思南县西。今遵义红花岗区属之。唐贞观九年(635年),置恭水县,为郎州治,州县同治今红花岗区;十一年废郎州及6县;十三年复置郎州,同年置播州,治恭水县城,仍领恭水等6县;十四年(640年)改恭水县为罗蒙县;十六年(642年)改罗蒙县为遵义县。遵义始载国史、地志。

隋唐间今遵义市境(牂柯县境),政区频改,必有深因。我在《南京地名源流考》等文中引有关学者观点归纳为:一是因避讳而改,二是因整顿前朝政区地名过多过滥而政,三是因避同级政区地名重名而改,四是因有字形相似或读音相近、相同的政区地名而改,五是因部族首领称号而改。隋、唐间政区地名频改,不外乎以上一些原因。但各地实情不一,具体到各地又各有差异。

以上与唐初推行“以文治国”方略相关。牂柯县改为建安县,当为移借地名。有关地志载,北周天和三年(568年),废历城郡置建安县,治今宁夏平罗县东南。隋开皇十八年(598年),改称广润县。唐初改牂柯县为建安县,当是移借北周“建安”县名。唐代恭水县以恭水为名,播州以播川为名,罗蒙以少数民族首领称号为名(彝语汉译名。亦说以罗蒙山为名,而罗蒙山亦当以少数民族首领称号为名)。

由此观之,唐贞观年间(627-650年),今贵州遵义市县级政区地,皆由水、川(有河流之谷地)、部族首领称号为名,充分体现了唐初政区地名实事求是之风貌。这应是推行“以文治国”的具体表现。



唐景龙四年(710年),废庄州都督府,以播州为之,领遵义、带水、芙蓉3县。其时遵义县域,包括带水部分地。大历五年(770年)播州僚人“叛”,罗荣帅师平叛后为播州侯,子孙承袭。后为南诏所陷。乾符三年(876年),杨端率八姓家兵击败罗闽部,从此世据播州。五代十国时,播州数易割据势力之手,但政区建制无大的变化。

宋代播州杨氏,据《宋朝事实》载:“唐衰,播州为杨氏两族分据。一居播州,一居遵义,以江水为界。”大观二年(1108年),杨氏内附。杨光荣献地1700里置播州及播川、琅川、带水3县;杨文贵献地数百里,置遵义军,并置遵义县属之。以上皆为羁縻州、军地,属夔州路。宣和三年(1121年),播州降为城,废带水等3县。宣和六年(1124),遵义军降为砦,县亦废。城、砦属南平军。淳熙三年(1176年),杨氏第十二代传承者杨珍将遵义砦治,由白锦堡迁堡北二十里穆家川(今遵义市老城)。嘉熙三年(1239年),复置播州,以播川县为州治(今贵州桐梓县南)。咸淳末年(1274年),播州领播川、乐源、绥阳3县,隶夔州路。其时原遵义县并入播川县。

播州,何以得名?

历有二说。一说明代贵州巡抚郭子章认为“番之有才者”谓之“播”。即用汉字拆字法解释播州之“播”。这纯属文字游游戏,但历代不绝。据传汉字拆字法源于汉,兴于魏晋,盛于唐宋,以致闹出一些笑法。如今江西赣州之“赣”,南宋刘澄之认为,赣县东南有章水,西有贡水,县治二水间,县因名之。郦道元《水经注·赣水》中认为:刘澄之的说法“是为谬也,刘氏专以字说水,而不知远失其实矣。”可谓一语中的。然而,《元和郡县图志》《太平寰宇记》《赣州府志》等皆认同刘澄之的说法。我在《赣州地名源流考》中认为:赣字出甲骨文,至战国初具“赣”字状,至《说文》演为今文。古文中有“赐予”“贡献”之义,与刘澄之的说法毫无关系。明代郭子章以汉字拆字法释播州之“播”,与南宋刘澄之的拆字法,如出一辙,断不可取。

二说以“播川为名”。这是现当代学者的说法。官方及地方史载认为,宋宝祐六年(1258年),改播川县为鼎山县。元至元十六年(1279年)复名播川县。明洪武六年(1373年),以播川县地析置播川、桐梓、松坎三驿。明万历二十八年(1600年),明廷调兵24万,兵分八路入播州平乱。之后,杨氏世袭统治从此结束。万历二十九年四月,改桐梓驿为桐梓县。播川之“播”,今有好事者仍取拆字法认为,用双手垦田土而收获米粮。当然,毫无依源,纯属文字游戏。播川地名应早于播川县名;而播川得名又在播州之后,播州何以“播川为名”?

三说以居在川南后称为K(bo)人为名。有关国史、方志载:春秋时濮人多族居在今鄂、湘交界处,战国时逐渐向湘、川、黔、渝四省市交界甚至今云南迁移。秦汉时期,今川、黔一带历为土著濮人族居之地。遵义市学者葛镇亚认为:隋唐后“濮”名消失,从百濮中分出多支后裔,居在牋地后濮人称为僚人,居在川南地后称为K(bo)人。这一支K(bo)人先后进入今贵州遵义一带族居繁衍。“郎州更名播州,显然与K(bo)人有密切关系。从古民族称谓变迁,由濮而K,由K而播,K、播同音,郎州名便依族称谐为播字,隐秘地表达着古族名、古地名的相承及流变关系。”

我们认为第三说最为可靠。因为今贵州在秦汉前后以古族名为地名者,并不鲜见。如牂牁古国以牂牁部族习俗为名,且兰古国以且兰部族居地为名,鄨县以古鳖部族为名,毕节以比跻部族一音之转为名。同样,播州以K部族居地为名。在今贵州少数民族地区,明清之前往往遵循着古部族古地名之间流变关系,是可以说得通的。



遵义自置县后,历有代兴,政区频调,时而为县为军为砦(寨);归属随更,有州、司、路之属。93-94元置播州宣抚司,治今市区(原遵义县城),先后隶四川行省、湖广行省。明洪武五年(1372年),以宣抚司地置播州宣慰司,改属四川行省;十五年隶属贵州都司,二十七年改属四川行省。明永乐十一年(1413年),置贵州承宣布政使司,正式建置为省。万历二十九年(1601),废播州宣慰司置遵义军民府,废播州长官司,置遵义县,为府治。雍正六年(1728年)遵义府划属贵州省管搳。

遵义得名,历有二说。

一说相传出于《尚书·洪范》:“无偏无陂,遵王之义。”文中“无偏”之偏,本义为倾斜、不平正,引申为不偏激。孔传注《尚书·洪范》曰:“无偏,不平;彼,不正。言当循先之正义以治民。”《荀子·不苟》:“(小人)通则骄而偏。”杨倞注:“偏,颇也。”《尉缭子·十二陵》:“偏在过多私,不祥在于恶闻已过。”皆可释为此义。遵义之意:希望人们遵循贤哲先王教导,行为要端正,做事不偏颇不偏私。

二说以“遵义郎之道”而得名。东汉末公孙述占据今四川称王。今遵义之地为公孙述所据。建武元年(25年),公孙述以益州牧称帝于成都。同年,刘秀在河北称帝,牂牁(牂柯、牂牱)郡太守功曹谢暹(前22-公元36年),祖先为中原汉人,便反对公孙述称帝,联合本郡龙、傅、尹、黄大姓,绕道向刘秀政权进贡,保境为汉。刘秀封谢暹为义郎,世代传承。遵义之“遵”,也可释为顺着、依照之意。《诗·豳风·七月》:“女执懿筐,遵彼微行,爰求桑。”可释为此义。遵义的地名义项,意为要像东汉谢暹“义郎”那样,行走正道,拥护国家统一,反对分裂,故名“遵义”。

我们认为二说,可能更符合当时实情。唐初今遵义一带为羁縻地,边远荒僻,文教不兴。据当地方志载,宋代嘉泰年间(1201-1204年),境内始传入道教。嘉熙三年(1239年),土官杨文传播儒学,建孔庙(今遵义市城区遵义中医院一侧)。土司杨汉英始撰《明哲要览》《桃溪内外集》。明洪武十三年(1380年),在播州孔庙建播州长官司学,永乐四年(1406年),升为宣慰使司学,始为官学。康熙八年(1669年)于遵义县城立县学。之后,官办学校才逐渐升起,直至清光绪三十三年(1907年),废书院行新学。

由此得知,遵义得名第一种说法,恐怕是一种愿景,而第二种说法,更符合当地实情,是汉语潜入当地少数民族心理底层一种语言的良好回忆!以后聚落地名,便以“遵义”名之。随着聚落成邑,成为颇有影响的地域地名,唐初置遵义县时,便以遵义地域地名为名。



据地方文献载,唐乾符三年(876年),太原人杨端应诏收复播州,就开始了对播州725年的土司统治。杨端入播时“径入白锦,军高摇山,据险立寨……,为久居计。”宋淳熙三年(1176年),第十二世杨轸主播时,州治从白锦堡迁治于乐堡北二十里的穆家川,成为杨氏土司驻地。据出土文物及文献资料佐证,晚期穆家川司治,在今遵义市中心城区一带。唐贞观元年之前,这一带可能有一大聚落名遵义,置遵义县时,便以此为县名。

有关当地史料称:穆家川范围较广为穆氏封地。杨氏入驻穆家川后,经过争战与经营,最终取代穆氏为驻地及辖境主人。同时,杨氏用和合之策,让穆氏家族在今遵义湘江河(非湖南湘江)对面,即今中华路、丁字口一带族居,穆氏将“遵义”地名移借于此,仍称遵义,并建新街曰“穆家巷”。

民国2年(1913年),废遵义府存遵义县,治原址,属黔中道。民国9年(1920年),直属贵州省。1949年属遵义专区。1950年析遵义县城关镇置遵义市(县级)。1951年撤市入县,次年复原制。1956年遵义县迁治南白镇。1958年撤县入市,1961年析出复遵义县。1970年属遵义地区。1997年撤地区和遵义县为遵义市(地级),原遵义地区所辖县地划入。现辖仁怀、赤水2市,习水、桐梓、湄潭、正安、道真(仡佬族苗族自治县)、务川(仡佬族苗族自治县)、绥阳、风冈、余庆9个县,另辖红花岗、播州(原遵义县)、汇川3区。市治红范岗区。

境内地处贵州高原北部,大娄山蜿蜒于境。山地纵横,有较大盆地。气候温湿多雨,河流众多,均属长江水系。植物丰富,其中药用植物多达2000余种。有珍稀植物银杉、银杏、珙桐、桫椤等。矿藏有锰、铝、汞、煤、铁、铅、锌、天然气等。富有农产。特产有茅台酒享誉世界,传统名酒有董酒、习酒、珍酒、怀酒等。交通便捷。工业有较好基础,多以酿酒业著称。名胜古迹有娄山关、海龙古城堡、杨粲墓,以及赤水、宽阔水、习水等国家级省级名胜区。纪念地有遵义会议会址、红军长征四渡赤水河及突破乌江天险的茅台渡口、土城渡口、回龙场渡口、茶山关渡口。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。



参考文献:

[1]贵州省遵义县志编纂委员会.遵义县志[M].贵阳:贵州人民出版社,1992:63.

[2]徐中舒主编.甲骨文字典[M].成都:四川辞书出版社,2006:1438.

[3]李玉洁.楚国史[M].开封:河南大学出版社,2002:122.

[4]刘永书.浅谈鄨县的建置起始和鄨邑的地理方位[J].遵义师范学院学报,2020:(1).

[5]遵义市民政局.遵义市标准地名词典[M].成都:四川辞书出版社,2021:2.

[6]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编纂委员会.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(下)[M].上海:上海辞书出版社,2010:3228.

[7]彭雪开.通道地名源流考[J].湖南工业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,2015:(3).

[8]遵义市志编纂委员会.遵义市志(上册)[M].北京:中华书局,1998:93.

[9]郦道元著,陈桥驿校证.水经注校证[M].中华书局,2011:919.

[10]彭雪开.赣州地名源流考[J].中国教师,2022:(6).

[11]遵义晚报社.播州缘何得名?你且细细看来[N].遵义晚报,2016-06-09.

[12]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.汉语大字典(缩印本)[M].武汉,成都:湖北辞书出版社,四川辞书出版社,1997:82.

[13]李钺.六枝历史沿革[EB∥OL].[2021-08-04].https:∥www.toutiao.com/article/6992557847.

[14](明)宋濂.杨氏家传[M].∥宋濂全集·翰苑别集·卷一,浙江古籍出版,1999:962.

[15]周必素,李飞.贵州遵义播州杨氏土司遗存的发现与研究[J].考古,2015:(11).


整理:周凯清、曹露露

校对:罗洋、粟娟

责编:文学容、宁红媛

审核:刘年喜

彭雪开老师原创,欢迎读者评论转发!

图片来自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!